泠泠弦上音 - 第 2 章 話中玄機
“這是……”魏文疑惑的看着韓王。
“韓國已經撐不下去了,現在韓國所有的希望全部都在這一卷書信上。向東即刻啓程去風靈山,去找蕭泠弦。”
“為何不叫祈音公主為我軍出謀劃策,你我都知道祈音公主是由那位仙尊……”還未說完便被韓王堵上了嘴……
“小心隔牆有耳!”韓王移開手,負于身後,說,“韓國的生死存亡就全部交付在你手中了,還望你早去早回。”韓王長袖一揮,示意魏文退下,然後便擡頭望着木架上嶄新的戰衣發呆。
父王口中所說的仙尊蕭泠弦是誰,他和自己到底有什麽樣的關系。為什麽父王不讓魏文繼續說下去呢?祈音只顧想着,卻一不小心碰到了身旁的山河屏風。
韓王聽見屏風倒地的聲音,警覺地回過頭來,看着坐在地上的女兒,想生氣卻氣不起來。只流露出一個普通父親應有的慈愛。他走過去,一手将祈音抱起來,一手拍打着她身上的塵土。“我的寶貝又調皮了,父王不是告訴過你不許到這裏來嗎?"
祈音朝韓王做了個鬼臉說:“還不是因為父王你幾月不來看我和母親,冷落了我們母女,我才不得已跑進來的。”
“那是父王錯了。”韓王摸摸祈音的小腦袋,一臉為人父的慈愛,“那父王答應你再過幾日便去看你,你要照顧好你的母親,不準到這來了,這不是小孩子該來的地方。”
“可是祈音已經熟讀了諸子的著作,秦國的情況也了解一點,祈音已經可以幫父王分憂了!”祈音看着自己的父王心力交瘁有些心疼。
“祈音乖,聽父王的話,以後不要看哪些書了,最好一輩子也不要碰……”韓王的眼神變得難以捉摸,祈音果然不是凡胎,平常人要花一輩子來理解的東西她短短幾天就能掌握。這恐怕不是什麽好事,在這亂世中女子無才便好,何必要學這般,以後到找人利用。他韓安的女兒可不許別人把她當成戰争的工具,她就該這樣一直幸福下去!
“為什麽不能……”祈音吱吱嗚嗚,又害怕聽到答案。
“來人啊,送公主回去!”還未等祈音問完,韓王便讓幾個奴婢進殿來帶着祈音出去了……
魏文出了大殿,手中緊緊握着密函,嘴上勾起一抹陰險的笑。“韓安,有現成的武器你不用,你非要自取滅亡,也別怪我魏文另擇良主了。”他将密函揣在懷中,神色詭異,騎着一匹千裏馬直直的向“風靈山”而去……
秦國……
“報……”侍衛拖着長長的尾音跑進殿來,跪在殿中做着拱手的姿勢。
“說!”那人背着手,只用背部對着那名侍衛,看那身形輪廓,正是青年才俊的二十八歲,但他現在已經是秦國之主了。
“城外有一人自稱是韓王的近臣來投靠我國的……”
“這等叛徒連韓王都能背叛,留他在身邊不是自掘墳墓嗎。找幾個人處決掉了便是。”秦王冷笑道
“可來人聲稱他有密告,可助我大秦一統天下!”侍衛的聲音有些激動,卻依舊不敢擡頭看秦王的表情,也遲遲聽不見秦王回答。這秦王暴戾成性,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宣。”許久,秦王才說出這個字,像是思考了好久。侍衛退出殿中。不久,腳步聲再次響起。秦王才轉過身來,正對着來人。
“小人名曰魏文,帶了可靠消息來投靠大王。”魏文彎腰拱手,面露谄媚之色。
“魏卿不必拘禮。”秦王揮手示意他起身,心中全是厭惡。“說說你的消息。”
“不知大王可曾聽說六年前韓王曾與一位仙尊有過一面之緣?”
“此話當真,那位仙尊現在身居何處!”秦王對此來了興致,若真有神仙何不據為己用。
“當真。”魏文繼續說道,“六年前韓王的卻見過一位仙尊,但那仙尊不是來指點治國之道的,而是來托孤的,他的朋友因觸犯天條誕下一女,也就是現在韓王視為珍寶的祈音公主。”
“一個小女子,能有什麽能耐?”秦王的聲音有些不耐煩。
“大王莫急。這祈音公主的母親正是天界的掌閣仙人也就是能知萬事,定萬物的智慧之神。據說這天界的一切戰争都要靠掌閣仙人出謀劃策。離了這掌閣仙人,天界便是一具空殼……”
“你的意思是……這祈音公主就是助我成就霸業的不二人選。”
“大王聖明。”
秦王踱步思量了一番,便說:“魏文聽旨,魏文雖自韓而來,但念起為秦國立下大功,特封為大夫。”
“魏文領旨!”魏文行了叩拜禮之後,直起身便退出去了。
秦王看着魏文走出大殿。“找人殺了他,盡量做得像韓國人所為。”秦王向潛伏在大殿中的殺手使了個眼色,那人沒有出聲,一轉身便從窗口不見了。
見事情都已經完好,秦王便走出大殿們口,對着殿下說:“傳令下去,全力攻打韓國!”
公元前229年,秦王命內史騰全力攻打韓國。
韓國宮中……
“大家快逃啊,秦軍攻進城來了!”一瞬間,井然有序的韓宮立刻變了樣,韓宮中的所有宮人四下逃竄。祈音從內宮中出來,急忙拉住一個逃命的宮女:“我父王呢,我父王在哪……”她的喉嚨有些酸痛,眼睛開始發幹,手腳不覺得發着抖。
“大王還在大殿上,公主你還是快逃吧!”說罷也顧不得什麽主仆尊卑,甩開祈音的手,兀自逃命去了。
諾大的韓宮中一派蕭條,祈音朝着最危險的地方跑去,急切的尋找着大殿。被一個太監撞了個正着,那太監沒有跪地求饒而是一副恐慌的樣子護着他的包袱。“公主快逃吧,秦軍已經進了城,若等秦軍進了宮,再想逃可就來不及了!”
祈音站在那兒一怔,韓國大限真的到了嗎。通往大殿的長廊已經失了火,火把木制的長廊燒的噼裏啪啦的響,越靠近大殿,煙霧就越來越濃重。還未到大殿門口便看到一派蕭條景象,階上倒了數百将士的屍體,韓的旗幟倒得倒,斷的斷。一陣風拂過,雖是流火時節,卻寒得刺骨,混着一股濃重的血腥味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