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聖地養成計劃 - 第 360 章 言傳身教

‘這是,什麽劍法?’

兩個武宗記名弟子紛紛面露錯愕之色,看向那黑衣遠去的古庸之時,眼神之中盡是費解之色。

身穿黑衣離去的古庸也是滿心無奈,他雖為武宗宗主,但卻常年不在武宗之內教學,若是此時出去講述什麽劍氣并重之類的事情,或許能夠讓許多弟子感悟出屬于自己的武道之路,但同樣的也會讓一些正在摸索着自己武道之路的弟子走向迷途。

那不知何名字的牛姓弟子只是在武宗門下習武的上萬名弟子之一,自己不曾真正與他有過師徒之名,自然也不需為他們的武道之路負責。

但若是這些弟子皆因為自己萬劍歸宗的禦劍之術而偏頗的認為禦劍強于持劍,那麽将來武宗的弟子在習武之時便會走上一條偏路。

有的弟子因為天賦的緣故或許更适合與練氣,而有的弟子因為天賦緣故更适合于修煉武藝。

若只是一位的偏頗于練氣,那麽那些在修煉武藝方面有着天賦的弟子或會受到影響而走入歧途。

他并不想自己門下的弟子都是一些只會将自己傳授的東西當作‘教典’的教徒。

他想要給與門下弟子以自由探索武道之路的精神,不偏頗,不盲從。每一個人都能夠合适的走出自己的道路。

就像是那牛師兄,因為偏執引得古庸不快,于是古庸現身用拔劍術擊敗了他。并且是一場毫無保留的碾壓。

若是那牛師兄能夠開悟,那麽今後他或許還會繼續修行拔劍術,而後掌握真正的拔劍術的劍意與劍道。

若是他不曾開悟,依舊認為自己的拔劍術不強,那麽他已經對拔劍術沒有了任何信心,強行修煉反倒是不美。

或許會轉修武宗的其他功法,之後的事情,便不再需要古庸多家操心了。

而且今後他但凡想要與人說起拔劍術這般的持劍之法不如其他劍法之時,心底也會想起與那神秘的黑衣人一戰,而後也不好随意宣揚持劍不如禦劍。

随着時間的推移,到時候以江誠為代表的持劍流,以李瑤等為代表的禦劍流,以及葉孤城為代表的劍氣并重都将逐漸分明。

到時候門中弟子也将不再茫然,而等到自己門下的九大弟子統統成材之後,這些個武宗的記名弟子們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師傅了。

說起來,已經從聖境界的江誠等人确實是有資格收徒了。但不論是葉孤城還是其他弟子,都遠沒有達到了他們所能夠達到了的極限,所以收徒之事,古庸一直未曾提出。

至于一直在代為執掌武宗的李肖,這倒是一個好為人師的弟子。只是一來他的年歲還小,二來卻是修為還不夠。

浩然正氣決的修行雖然讓他的實力進步一日千裏。但飯從不是一口可以吃飽的,所以在李肖尚未正式成長起來之前,他每天的任務也只是監督自己的幾個同門師兄弟而已。

至于那日月星三個小家夥,每日裏形影不離,雖然習武,但卻并未曾明白為什麽要習武。

在他們尚未找到真正的武道之心的前提下,古庸能夠為他們作的也是極少。

江小燕與江飛燕倒是學會了刻苦。只是江小燕受資質所限的緣故,并沒有太過于顯著性的進步而已。

當古庸将心思放到了武宗之上後,他的便開始一個個的調教起了自己的那些弟子。

但凡遇到那種偏頗于一道的弟子,他都會現身用另外一種武道去教學,雖然會讓這些弟子的武道之路受到一時的沖擊,但卻也能夠讓這些弟子認識到‘大道三千’的道理。

随着古庸在武宗之中的言傳身教,一個關于黑衣人的傳說便開始在外門弟子之中流傳開來。

有人說他與宗主一般乃是禦劍高手,也有人說他走的是大師兄一般的持劍之道。也有的人在說他劍氣并重。有人說他拳意高絕,也有人說他掌法無雙。

任何一門武宗之內所能學到的武學,他都能過信手拈來。

許多人已經開始懷疑起了他的身份,但索性的是很少有人猜測是宗主親自傳道,而是将黑衣人當成了真實界主人古木。

雖然古木一直未曾展露過什麽驚人的武功,但許多人進入真實界之前,可都是注意到了他身上的武功秘籍。

古木無緣無故的占了古庸一個大便宜,但此時此刻他卻是未曾有那麽多的功夫去考慮這些世界。

他将千顆龍珠煉化成了一千多個虛幻界,而後又将這些世界拼湊成了一個完全不下于真實界的虛幻界。

在世界生成之後,他便迫不及待的将真實界之中的一些凡人遷徙到了這裏,同時設立了一根天臺,但凡能夠登上天臺來到真實界之人,便是有大恒心,大毅力,大智慧之人。

到時候武宗也會給與他應有的獎勵,助他邁上武道之路。

而處理完了真實界的事情之後,便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而古木在晉王城也沒有待多久,始終未曾找到福海與古一心等人的古庸便徹底的放棄了繼續尋找古一心等人的想法,而是專心教授起了弟子。

随着他一次次的言傳身教,那些原本只是匆匆一瞥的武學在手中施展之後,古庸對于武道卻是有了新的見解。

在傳授弟子武學之時,他也開始研究了武道歸一之路。

如果天地萬物是由無數的道組成,那麽這些武道是否可以代替天道之中的法則之道呢?

他将每一門自己所知道的武學推演成了一門劍法,而後将這些劍法融入了自己煉化的一柄神劍之中。

而後每一柄劍便代表着一種劍道,當上萬柄劍全都被煉化完成之後,古庸卻是面臨了最大的難題。

“如何歸一?”

每一道武學都像是一個人,他們有屬于自己的功法招式。雖然萬變不離其中,但是劍勢與劍藝亦或者是使劍之時的行氣法門都各有不同。

古庸能夠将它們推演為劍法便已是不易,能夠将它們排成劍陣,便已如古之名将練兵,殊為不易。但如今又要将它們融合為一,他卻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